麻将的精髓在于博弈 并非游戏!
麻将是中国的国粹,最博大精深的国粹,反映了生存和处世的智慧,要看住自己的牌,要考虑吃上家的,要阻止下家吃牌,还要碰其三家的,斗智斗勇,并且变化万千……所以麻将是博弈的集大成,简单点理解就是单挑和群殴的区别。
麻将是多阶段、不完全信息的多人动态博弈。在玩的过程中,有联盟、有老千、有虚张声势、有欺上瞒下、有狐假虎威……几乎所有已知的博弈类型都在麻将中找到原型。
当然,要说博弈的本质,正是“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要知道,人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的,而麻将博弈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未知性和神秘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副牌会是什么样子,也永远不知道下一张牌会是什么。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努力打好手里的牌,并总是对下副牌,下一张牌充满希望,当摸到期盼已久的那一张牌时,常常激动忘形。麻将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自主性,一副牌起好后,怎样打,做什么样的牌,甚至赢与不赢,全在于自己,没有人左右你。这才使得玩牌者能够本着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生怕有什么闪失。再有就是麻将的及时反馈与强化,每一副牌和它不和,打法正确与否和验证,打牌者的能力与技巧了,只需10来分钟就能知晓。和就取胜,不和就失败。这也是制定的规则。在心理学上这叫“及时反馈与强化”。这个特点使玩麻将很具刺激性。最后,麻将的魅力是直观性和操作性的结合。108张牌,每一张都是直观的,形象的,辅之鲜艳的色彩和别致的造型,给人以美的感受,于是便老少皆宜,雅俗共乐。在排列和取舍中体现了很强的操作性,每一位玩家都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决定牌的前途和自己的牌运。
在麻将的博弈当中,成都麻将的“血战到底”,听上去甚为惨烈,也体现得最为充分。
但有趣的是,成都人相称安闲舒服,喜爱在茶楼、“农家乐”以至露天坝打麻将和“斗地主”。“假使没有麻将,成都将会怎样?”按说成都人的性子相对柔和,为什么在打麻将上却创新出这么些残忍的玩法呢?
所谓“血战到底”,与保守麻将玩法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它是一个接连的博弈方式。可能“血战到底”与我们此刻社会的逐鹿机制倒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一种游戏的盛行或多或少能反映出这个游戏集体潜伏的一些心境认识。比方说,喜爱打桥牌,反映出侧重明规则,侧重团队内的团结与团队间的逐鹿。而成都人喜爱打麻将,则体现了上位卡位等一些逐利机制。
与保守麻将玩法相比,“血战到底”创设了一个吃亏转嫁机制。而吃亏转嫁机制在我们当今社会比保守社会浮现得更特出。什么是“吃亏转嫁机制”呢?用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假定打麻将的4人别离是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工程承包商和工薪阶级。政府官员的手气好,没摸几圈牌就下了个清一色的叫。接上去,房地产开发商就给政府官员放了一炮,政府官员收钱走人。看3人继续打。没多久,房产商自摸杠上花。算上去,除去付给政府官员的放炮吃亏外,实在暴利了一把,也走人了。末了剩下承包商和工薪阶级继续玩,结果多半是承包商自摸或工薪阶级放炮。承包商末了算上去,也没有亏。统统的吃亏都转嫁到没有胡牌的工薪阶级身上。
从胜负的结果来看,保守麻将玩法是惟有一个赢者,有三个输者。而“血战到底”则可以或许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形,其中之一就是有三个赢者,而惟有一个输者。这是由于“吃亏转嫁机制”在其中起作用。当然,很多社会角色之间的利益博弈都可以往上套。于是我们不难看出:成都麻将的“血战到底”其实是与时俱进的反应了现今社会讲求双赢、多赢的经济法则,是顺应经济时代的产物,麻将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一个真实写照,所以我们呼吁不要把麻将的博弈精神和社会效应简单的看成是游戏。
游戏是不对,但是不是麻将的错,不是棋牌的错,不是棋牌游戏的错,在于人,如何利用他们完全在于我们自己,是用来害人害己,还是休闲娱乐。都是自己选择!
欢乐棋牌游戏中中心开发的绿色棋牌游戏,给大家生活增加一份休闲娱乐。
标签:
上一篇:麻将为什么成为中国的国粹?
下一篇:麻将里的胡牌技巧大盘点